什么是档案?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
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
档案中都有哪些材料?
高中或中专学历材料;
高考电子档案;
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学习成绩表;
在校奖惩材料;
党、团材料;
体检表;
毕业生报到通知书。
档案有什么用?
1.获取职称。如果没有档案,你就没有资格评职称。对于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满一定年限可以向存档单位申请职称确认,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取相应职称,职称也是求职的一个砝码!
2.入党入团、进国企、事业单位、考研、考公务员、考某些资格证(比如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等,考试时需经存档单位同意,没有人事档案,你报名都可能报不上);
3.养老保险,工龄计算,必须要档案!退休后要拿到退休金,必须要档案,档案是否完备,也将影响到退休金的高低。(根据2010年出台的相关文件,自2011年1月1日起,无档案人员也可以以养老保险实际缴纳年限来办理退休手续,但办理过程会更复杂);
4.某些大城市没有档案就没有办法办理居住证;
5.住房补贴发放。
毕业后档案有哪几种处理方式?
档案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毕业生档案根据个人情况一般存放在有档案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或原籍人社局,严禁个人私自存放档案或交由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管理。
1 .存放学校
毕业后未找到工作,可将档案暂存学校(部分学校允许)。按照政策学校只代为保管两年。如果你超过两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学校会将档案发回原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
2 .存放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毕业生已签约单位没有档案接收权的(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个人档案寄到单位工商注册(登记管理)机构的同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3 .主动转回原籍
毕业后未找到工作或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可将个人档案转回原籍人社局、教育局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若找到工作,单位可发函将档案调出。
4 .寄送单位
毕业生签约单位具有档案接收权的(例如:在国企、事业、公务员单位落实就业的),个人档案直接寄送到单位的人事部门。
注意这些,别变“死档”!
这些情况会变“死档”
个人长期私自存放或交由没有档案管理权限单位管理的档案。
毕业生将档案寄存学校、原籍人社局(教育局)后长年不管不顾,过了两年择业期,未妥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档案和“主人”处于长期失联状态。
转递过程中丢失或私自开封的档案。
变“死档”怎么办?
长期将档案存放学校或原籍人社局(教育局),过了两年择业期仍未就业毕业生,可以将个人档案转到原籍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人事代理托管业务。
自己携带或存放在无档案管理权限单位的档案要回交原有档案管理权限单位通过正规渠道转递到新存档单位。
如果档案袋被打开,里面的资料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核实,如果档案遗失,还要到档案材料生成的相关单位补充和确认,并由生成最早学历材料的学校负责重新建档。
“跳槽”人员将档案遗留在原单位长期未办理转档手续的,要与原单位协商,解决跳槽后的遗留问题,以便及时将档案转交。